
产智融合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紧贴区域发展需求,着力培养先进制造业专门人才
YMG记者 王鸿云 通讯员 成雪
编者按
今年2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号召全省上下勠力同心,奋力开创山东发展新局面。3月初,省教育厅发出主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教育系统找准坐标,明晰定位,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高质量的智力与人才支撑。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驻烟高校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做出了哪些创新探索与实践?本报今起推出“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高校担当”系列报道,聚焦驻烟高校在立德树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果,展现驻烟高校在助力我市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作为与担当,敬请关注。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公布了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入选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消息。
此次入选,意味着学院将聚焦学校优势专业、特色项目,着力推进培训机制、培训模式、培训内容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全力做好我市职教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
拥有了良好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方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
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最根本的还是人才。“烟台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正在致力于打造先进制造业名城。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作为驻烟高校,助力烟台新旧动能转换,为地方培养先进制造业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耿建敏受访时表示。
以研究生的培养思路培养专科生
曲鹏玮是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2018届的应届毕业生,去年10月份,经过校企双方联合培养和推荐选拔,他搭上了“通岳订单班”的就业便捷快车,成为一名“准工人”。今年8月份,他又被公司派往上海总部深造学习。一起参加学习培训的都是研究生和本科生,只有他是名专科生。问及小曲是如何获得企业青睐时,他说,是因为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比较突出,在工作中善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实际困难。
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烟台,最近两年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高端装备制造、新兴产业崛起、信息化智能化生产、新旧产业融合。“必须要确保教学和企业需求不错位。”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院长杨新春看来,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稳定的“适用性”人才,无疑是高职教育生存与发展之本。
特别是近两年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还紧密对接烟台市新旧动能转换育人工作,加快调整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步伐,学院组建了“3D数字化”、“先进制造”、“智能电气”、“机电维修”等工作室,以研究生的培养思路去培养专科生。在围绕着打造先进制造业名城的烟台新坐标,在深入调研,充分了解市场人才需求痛点基础上,去年9月份,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启动新一轮现代制造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专业为骨干,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为支撑,聚焦粮食加工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紧密贴合区域发展产业需求。
专业市场设置助力发展“新动能”
今年3月份,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课程与专业设置调整,主动融入制造业发展的价值链,加大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力度。
“农民靠天吃饭,职业院校则是要根据市场的发展设置专业。”杨新春院长向记者介绍道,只有专业设置推陈出新,才能跟上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同时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和人才输出,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为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对接主流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更好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人才培养与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无缝对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将产教融合、校企联合作为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攻方向”,培育出了更多优秀的“齐鲁工匠”。统筹整合机械制图、二维CAD以及三维Solidworks基础课程,各相关专业开设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将校企合作融入课堂,邀请企业工程师将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实施“双主体”、“双育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以及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项目式教学,将单片机技术等纯理论性知识传授,转变为以51单片机红绿灯设计等实际项目为载体,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整合优势资源筹备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
高精尖教学设备培养先进制造业人才
本学期,刚进行完软件和五轴联动机床编程和设计方面培训的机电工程系教师周兴蒽,带领着他的学生参加在威海举行的复杂部件数控多轴联动加工技术技能大赛。
他说:“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发展突飞猛进,新旧动能转换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学生只从课本上学习先进制造业的知识,不能实际动手操作,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不能满足新旧动能转换引发的新产业生产的需要。学校不惜重金,购买了最先进的教学设备,给了我们向制造业前沿技术不断发起挑战的底气和勇气。”
培养先进制造业专门人才,离不开高精尖设备。近年来,该校在实训设施的投入上,一直保持着大手笔。学校投入三百万元购置的德国德玛吉DMU65 monoBLOCK型五轴五联加工中心,在全省高职院校中仅有两个。
编程、仿真、修正相关参数、再仿真、加工……这是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实训中心师生每天都在做的一项常规训练——在学校数控实训车间里,一台集车间加工、培训、实验室、夹具及工具行业应用于一体的行业尖端设备,成为了师生完成该项训练的最亲密的作业对象。
也正是借助与先进制造业接轨的技术训练平台,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培养的学生成为了地方制造业企业争抢的“宠儿”。
探索对接国际化、集团化办学模式
今年5月份,该校经管系吕佳璇、侯化颖、王晓轩、朱金龙四位选手代表我省出战,一路过关斩将,从74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国赛“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赛项一等奖。据悉,本次比赛全面考察选手的B2B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推广能力、进出口业务磋商与核算能力、外贸跟单能力、跨境电商营销能力和英语沟通能力。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国际化的办学模式,从而拓宽了新旧动能人才培养的视野。“通过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新旧动能转换等战略,我们学院积极展开了国际交流合作,与美、德、法、俄、日、韩等国家开展长期交流互动,与美国纽约州库克大学、俄罗斯顿河国立技术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办学,与中德合作促进会签约,并加入同济大学中德职教联盟,主动将更多同类资源吸纳进来抱团发展,实现了师资、学生培养等深度合作。”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副院长陶传蔚说道。
2013年,学校还牵头成立了山东省粮食职业教育集团,吸纳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和职业院校等百余家单位,集成共享校企优质资源,协同培养高素质人才,形成了“政-行-企-校相结合、教育链与产业链相融通”的工作格局,从订单培养、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力量等方面入手,建立统筹有力、高效运转的“一体四翼”运行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具有商务特色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网址:http://www.shm.com.cn/ytrb/html/2018-10/25/content_3351008.htm(《烟台日报》10月25日)